主讲人简介:
刘小朦,香港大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研究兴趣包括明清以降的医者形象、药材贸易与本草学知识。
刘小朦副研究员讲座中2024年11月22日下午,应我院邀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刘小朦老师于东语楼202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一场题为“写真与致知:本草图像与近世东亚博物学知识之交流”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东亚研究院王侃良老师主持,我院多名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讲座。讲座开始前,王侃良老师对刘老师的个人经历及研究成果作了简要介绍。讲座伊始,刘老师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心得,就本次讲座召开的背景、目的做了简要说明。首先,刘老师引入了江户时代司马江汉创作的名画《和汉洋三贤士图》来启发思考,画中体现了中日文化交融的独特视角。刘老师指出在这幅图中,西方人手中的书籍与植物图示显然涉及到医学问题。这种艺术作品不仅传递视觉信息,更承载着重要的知识内容。同时,刘老师指出历史学者更加熟悉解读文本,而在图像研究方面却比较陌生。于是刘老师对如何做好图像解读做出了详细说明并强调了图像解读的重要性。接着,刘老师进一步引出了“认知型图像”(epistemic image)这一概念。通过对比植物学家画作的实例,他强调认知型图像的目标不仅仅是表现某一物种的外观,而是通过总结典型特征来帮助观众理解该物种的核心特征。这样的图像不仅仅替代了原始对象本身,且成为了科学研究和知识交流的对象。
第二部分,刘老师从东亚的视角出发,展示了“本草图像”图像在东亚地区知识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其在日本医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药材鉴定与传播中的作用。他指出日本学者通过绘制药物图像,成功地解决了药材种类的混乱问题。这些图像的功能不仅是描述植物的外形,更是在知识体系内传递植物的用途、性状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他以清朝附属的琉球王国学者编纂的《质问本草》为例。这部本草的编纂过程揭示了图像如何在不同文化和学术传统之间搭建桥梁。尽管这本书表面上是由琉球学者编辑,但实际背后却有着日本萨摩藩的强大支持。这种跨文化合作不仅体现在植物图像的收集与绘制,还反映了药材知识在东亚地区的流通和交流。接着刘老师还通过对比《本草纲目》与其他本草书籍的图像,讨论了中国传统药材图像的局限性和不足。他指出,尽管《本草纲目》对药材的记录具有重要价值,但其中的图像质量并不理想,许多图像并未经过实地考察,因此准确性存疑。
第三部分,刘老师以人参为例,介绍了图像如何在药物知识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中、日、欧三方在人参图的绘制中的不同观念。他指出早期中国的人参绘图多以商品价值为核心,关注其根茎的特征,用以辨别品质和用途。这种“实用为主”的绘图逻辑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参作为珍贵药材的商品属性。然而这种绘图往往忽略了植物生命周期的其他部分,如叶片和花朵,未能完整呈现其生态学价值。相比之下,日本的人参绘图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同时,呈现出显著的“时间性”特征。刘老师以日本文献资料《本草图谱》为例,指出日本学者不仅观察到人参从“一桠三叶”到“三桠五叶”的生长过程,还试图通过绘图体现植物生长的时间变化。例如《本草图谱》不仅描绘了人参的各个阶段,还尝试用色彩表现种子的成熟过程。然而,由于绘图多为手工上色,不同版本间的颜色呈现各异,体现了绘图者的个人理解。这一时间性的表达为我们理解日本科学发展的独特路径提供了重要线索。
与东亚注重实际用途的绘图不同,欧洲的人参图像更倾向于体现分类学的原则。刘老师指出,17至18世纪欧洲通过荷兰、日本、法国等多个渠道逐渐了解人参,但早期绘图常带有想象性。例如当时的一位荷兰植物学家皮索在未曾实际见过人参的情况下,参照类似植物绘制出叶片与根茎并不符合实际的人参图。而真正将准确的生物学人参形态介绍至欧洲的是法国传教士杜德美。他在康熙皇帝的委托下赴中国东北实地考察,基于观察和实践绘制出较为精确的图像。他的绘图兼顾植物的典型性与实用性,例如选择四桠人参作为代表,虽然他认为七桠人参更美观,却优先呈现最常见的状态。这种典型化的绘制方式不仅在欧洲植物学研究中影响深远,还影响了后来发现西洋参的传教士,其绘图风格明显受到杜德美的启发。接着刘老师还指出,更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绘图注重对花朵形态的刻画,这是其与中日绘图的重要区别。在欧洲植物学中,花朵是分类的重要依据,这一逻辑对现代植物学的分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刘老师总结道,中国、日本和欧洲的人参绘图各具特色,其背后是不同文化背景和科学体系的折射:中国的图像重商品,日本的图像重时间,而欧洲的图像则重典型性与分类学价值。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各自的知识需求,也折射出绘图者在资源和视野上的局限性。例如中国绘图未能全面展示植物生命周期,原因在于其关注的重点是药用价值;而欧洲学者则通过选择性地绘制典型形态,使植物图像更符合现代科学的分类需求。日本绘图则结合了时间性与多样性的表达,试图将植物从生长到成熟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这种跨文化的对比视角为我们理解科学传播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提供了启示。讲座结束,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讲师徐寤老师发表感想,她认为刘老师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视角,为文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即通过绘图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古代文献的真实性和局限性。在提问讨论环节,在场师生进一步探讨了绘图背后的文化意涵。其中讨论了包括“中日欧绘图理念相关问题”“药材性味的标准化问题”等诸多问题。刘老师对各位老师、同学的提问做出了细致的回答,收获了一致好评。本次讲座在刘小朦老师和各位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