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作者从事中日关系史研究40余年,本书精选其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以史为镜,论述中国与日本互相认识和互相比较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二编以事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互动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编以书为镜,论述近代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著作的成书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与评价。第四编以人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互相交往与促进中日友好的事迹。
王晓秋教授
作者简介:
王晓秋,1942年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日本关西大学名誉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九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会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主要著作有《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东亚历史比较研究》《史海遨游录》等,发表论文二百多篇。
自序 历史是一面镜子
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历史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历代和列国的兴亡盛衰与前人的成败得失,前车之辙,可作后车之鉴。历史这面镜子,还可以照出前人以及国与国关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故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今日世界遇到的许多事情,大多可以从历史中找到影子,而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情,也往往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梁启超曾说过:史学乃“国民之明镜”,可见,史学不仅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还可以成为把握今天和创造明天的向导。我1959 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身受翦伯赞、邓广铭、邵循正、周一良等史学大师的教诲。1964 年毕业留校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教师。我深感研究中国近代史不能仅仅就中国论中国,而必须把它放在世界全局和国际关系中考察研究。因此,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我选择了与中国关系最密切、最复杂、影响最大、经验教训最深刻的中日关系史为主攻方向。40 多年来,在中日两国关系特别是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比较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讨,写出了《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话》《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近代中国与日本》《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人物研究》等著作及100多篇论文,差不多占了我全部史学论文的一半以上。我还曾应邀赴日本庆应大学、东京大学、中央大学、驹泽大学和京都国际日本文化中心担任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并担任过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北京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会长和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中方委员。2011 年,被日本关西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承蒙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及江静院长的器重,邀请我选编文集纳入“浙商大日本研究丛书”,深感荣幸。本着中日关系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宗旨,把日本及中日关系的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我从以往发表的中日关系史著作与论文中精选了20 余篇,以《日本历史镜鉴录》为书名编为一集。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以史为镜,论述中国人日本观与日本人中国观的演变和相互认识的历史,以及近代中日两国改革、现代化、吸收西方文化的比较。第二编以事为镜,着重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日两国之间的互动、影响,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三编以书为镜,论述近代中国人考察、研究日本的几部重要著作,如《日本日记》《日本国志》《游历日本图经》《日本变政考》等书的成书过程、内容特色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四编以人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从梁启超、孙中山、鲁迅到宫崎滔天、梅屋庄吉、鹿地亘等人的互相交往与推动中日友好的动人事迹。期望这本拙著,多少能起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中日历史文化和中日关系的认识,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和友好合作。
王晓秋
2019年3 月10 日
于北京大学蓝旗营公寓史海遨游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