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由东亚研究院主办的东语学院二十周年系列讲座暨东亚研究系列讲座——“日本的现代民俗学”于东语学院20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日本神奈川大学国际日语学部历史民俗学科教授周星老师主讲,东语学院学术副院长姚琼老师主持。东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国栋教授及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周星教授,现任日本神奈川大学国际日语学部历史民俗学科委员长及博士课程指导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人类学及东亚民俗学,兼任中国民族学会海外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讲座伊始,周星老师提出四个问题:什么是“现代民俗学”?现代民俗学的基本立场和主要理念是怎样的?现代民俗学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有可能做出哪些贡献?现代民俗学和传统民俗学有何联系及区别?然后引入今天讲座内容的主题:通过分析日本代表性的民俗学家岩本通弥的研究成果及他主编的《民俗学的思考法》,从而理解现代民俗学的含义。
周星老师通过分析岩本通弥在民俗学方面的著作,梳理了岩本老师在民俗研究动态上的发展和变化。从都市民俗学的尝试到故乡、资源化与民俗学,岩本老师的著作反映出他对日本社会的敏感,能够对变化立刻做出反应并加以及时讨论。并且从岩本通弥研究的民俗学、文化人类学领域的课题入手,指出我们看到的民俗都是经过日常生活不断被改变而来,要从概念上矫正传统对民俗学的古板认识:过去民俗研究中“俗”多于“民”,随着社会转型,要关注“民”。这里的“民”不再是农民、山民或者乡民,而是在社会中拥有公平身份的公民。市民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新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更多地把目光投到“民”之上。
岩本老师在重新解读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史时颠覆了对民俗学科的定义。他对将“民俗”视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通说展开学术史的批判:民俗学是当代之学,传统的民俗学是朝向过去。这就能解答为何民俗学自诩为研究当下之学,却在今天疏离了“现代”,无法处理和研究与近现代相关的问题?他指出民俗学是通过民俗研究背后的日常,即应更多关注研究普通人的生活,对民俗学有了新的定义。民俗往往被认为是具有某种自己本民族独特的东西,然而不能只关心那些特殊的代表当地文化传统文化的东西,民俗家应该关注当下的日常,走向以现代日常生活为对象的方向。由此周星老师对日语专业的同学提出展望:研究日本,用母语讲日本故事,这是中国对日本的理解。
接着周星老师讲到岩本通弥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理所当然与生活疑问与日常”。民俗学应该关注那些看上去似乎没有重大意义的普通人的日常实践,分析那些极为寻常的事物、行为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并对其构成的单位进行观察、记录和叙述。在这个过程中,民俗学不能将日常、普通的事象视为不言自明,而要秉持“生活疑问”去关注生活中的理所当然及其日常化的过程,同时也要重视个别、具体的普通人的生活实践。理所当然是不断被刷新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微小的变化产生大的理所当然,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转移,以及从外部吸收的新文化要素在某一生活世界中成为理所当然的变化路径。
周星老师将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民俗学进行了比较,指出现代民俗学应当超越“一国民俗学”、朝下当下甚至未来;超越乡愁,把乡愁客体化;导入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把包括科技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日常生活视为对象;反思民俗定义,逐渐朝向日常生活转向。总的来说,现代民俗学指向当下,面对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意识到未来,直面现当代的社会及文化,尊重生活者的主体性实践,和普通民众平等地交流。民俗学不应该是助长文化民族主义和为民族自豪感提供民俗依据,而是要以丰富基层社区民众的公共文化生活为指向。
随后讲座进入到提问环节,在场同学针对人类文化学在民俗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提问,周星老师给予了深入的解答。最后姚琼老师总结道,通过此次讲座有两点深受启发:第一,讲座让我们了解到目前日本民俗学最前沿的研究动态;第二,要通过对日本的研究,用我们的理解去讲好日本的故事。会议尾声,姚琼老师再次对周星老师的到来与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撰稿人:刘欣雨,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日语语言文学23级硕士生 刘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