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发布。调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受访者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两国受访者对中日两国在地区合作以及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原则与议题关切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今年的调查结果虽折射出中日两国民众感情的反差,但也反映出新时代下两国民众共同的期许。
北京-东京论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次,在北京与东京轮流举办,是两国间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官民互动交流平台。而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
今年调查结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日本民众对华态度总体不变的同时,中国民众的对日好感度明显下降。在围绕对对方国家态度方面,90.9%的日本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的印象,较2020年增加1.2个百分点;66.1%的中国受访者对日本持“负面”印象,较2020年增加13.2个百分点。在有关过去一年对对方国家态度变化方面,55.3%的日本受访者表示“没有变化”,态度“变好”“恶化”的比例较2020年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而中国方面,对日本态度“恶化”的比例为27.9%,较去年增加8.9个百分点,“没有变化”的比例为63.2%,但较去年下降10.8个百分点。在围绕当前中日关系方面,54.6%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不好”,较2020年增加0.5个百分点,而中国方面的结果则是42.6%,较2020年增加20个百分点,系时隔5年再次增加。从上述三项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在过去一年,日本民众对中国、中日关系的认知基本“稳定”,而中国民众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
结合此次调查结果,导致中日两国民间好感“温度差”的原因不尽相同。比如,在有关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理由方面,“中国反复侵犯钓鱼岛领海领空”“中国做出破坏国际秩序的举动”“中国在南海的霸权行为”位居日本受访者选择的前三;在有关对日本持“负面”态度的理由方面,“没有对侵略历史进行诚恳道歉和反省”“日本擅自将钓鱼岛国有化”“日本配合美国在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围堵中国”则位居中国受访者选择的前三。从日本的角度来看,日本媒体过去一年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歪曲抹黑中国的正常海洋活动,由此导致日本民众的对华态度愈发负面。而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在过去一年,日本菅义伟政府为换取美国信赖,不惜出卖地区利益,甘当美国战略附庸,多次在涉台、涉港、涉疆等中国内部事务上说三道四,以及一些日本政客不断叫嚣“中国威胁论”、多次作出否定客观历史的言行等,这不仅导致中日关系出现倒退,而且也冲击了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良好感情。因此,若要改善中日民间好感“温度差”问题,不仅需要两国媒体做出客观的报道,也需要两国政府和政治家做出更多表率作用,增进相互间的政治互信。
尽管中日两国民众之间仍存在龃龉,但对于深化务实合作方面则具有广泛的共识。比如,42.8%的日本受访者和70.6%的中国受访者均“认为”中日两国应构建更为强大的新型合作关系,以实现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与东亚和平;76.2%的日本受访者和82.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日两国“有必要”为应对全球问题展开国际合作;71.3%的日本受访者和72.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两国“应推进新冠疫苗的公平推广与普及,促进国际社会防疫”。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中日两国政府都应予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两国未来合作的优先防线,也是两国未来合作的现实民意基础。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调查中,还有55.0%的日本受访者表示,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日本“不应”选边站。这不仅凸显日本民众对此前菅义伟政府积极充当美国遏华急先锋的不满,也反映出日本民众渴求现在的岸田文雄政府能采取更为独立务实的外交政策。
中国和日本互为邻国,但因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以及媒体报道等因素影响,导致两国民众之间存在一定的误解与隔阂,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更是阻断了两国民众的正常往来交流。时下,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确实存有“温度差”,但两国民众希望中日深化合作的意志也是清晰的。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期待中日两国能跨越社会制度和理念的差异,以更加包容和友善的态度,推动两国民众更好地相互了解,更多地相互认知,同时烨充分利用好现实的民意基础,不断推进中日务实合作迈向更高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