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7日举行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及中日关系时曾强调:“中日关系的改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值得珍惜。”为推动中日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中日双方还应作出怎样的努力?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日本学会会长高洪在接受《人民中国》采访时从经贸、科技、青少年交流等多个领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高洪:RCEP的正式签署对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经济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改革开放一直发挥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在对外合作领域,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瓶颈。这也是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动RCEP签署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各方的努力下,RCEP已正式签署。我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抓紧落实协定内容,让各成员国都可以共享发展机遇,各国人民都能体会到获得感。我相信,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并为今后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奠定良好基础。
我认为,目前两国亟待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双方应如何进一步提升经贸合作的发展水平。对此,日本社会有不同看法。虽然有部分人认为中方对产业链的控制度较强,需要日方作出调整,但更多的人则已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商机。在高新科技、能源环保、医疗、康养以及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中日应进一步开展务实合作,这也事关两国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中日两国已签署《中日科技合作协定》,在这一框架下,两国政府间也确立了部长级对话沟通机制。因此,两国的科技合作一直开展得较为顺利。尽管近年出现了一些不利情况,但双方的科技人员交流仍能保持年均10万人的水平,为两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国际间的科技合作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一面。目前,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中日已经展开了一些合作。但在光子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日本仍存在一些技术壁垒。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很多领域将从跟跑变成并跑,甚至是领跑,日本对华合作的视野也将不断调整。今后,中日间的科技合作会走上一个新的高点。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其中,青少年交流更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夯实民意首先要加深相互理解,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两国青年有独特的交流渠道,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今后,双方应通过开展多方式、多渠道的线上线下交流和深度合作,使两国青年、两国国民间的关系得到不断改善。
针对中日青年交流,双方都已作出了各自的努力。此前,我和多位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开展高水平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建议,很多内容已经得到了落实。在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联合主办的“北京—东京论坛”上,青少年交流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中日友协、共青团中央、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很多专家也都在积极推动两国青年交流项目的落地。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互信问题会得到根本解决,并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
|